父亲的故事1

散文随笔 (23) 2022-06-07 15:26:19

  父亲走了快一百天了,失去父亲的悲痛伴随着时间推移在慢慢地变淡,但父亲的故事却在不经意间渐渐地忆起。

  八十年代初期,刚刚包产到户的时候,我们家六口人一共分了14亩土地,加上原先的1.5亩自留地,总共15.5亩地。父亲本身就当过生产队长,在种地种庄稼上也算是一把好手,加上这次是包产到户了,正好是父亲大显身手的时候。自从土地分到家后,父亲就开始琢磨如何合理规划,如何科学耕种了。15.5亩土地,根据当时的分配原则,上等、中等、下等地差不多各点三分之一,离家远近,离路便捷,水肥条件等不同因素也各不相同。父亲整个冬天就在一块地一块地的仔细查看,认真分析,反复推算,不断修改种植计划。同时还要根据当时生产队的统一安排部署和每一块地所处位置和周围邻家的种植计划,按照土地的不同情形和特点,谋划好来年的种植计划。

  按照当时老家的实际情况,我们家的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还有一些豆类,瓜类和菜类等等。父亲提前对每一块地具体种啥都做好安排,整个土地的五分之三种小麦,五分之一种玉米和棉花,剩下的五分之一种其他作物。做好安排部署后,按照计划对每一块地进行农家粪的分配,因为是头一年包产到户,家里没有那么多的农家粪,父亲就按土地的肥沃情况,好地少上粪,差地多上粪,盐碱地再上些沙子进行中和调理。做好这些以后的关键就是准备种子,小麦种子,玉米种子,棉花种子,各个都要进行精挑细选,就连那些豆类,瓜类和菜类的种子也不放过,都进行反复挑选,因为种子决定着庄稼的收成和产量。大部分小麦种子是自家筹备的,不足部分向亲戚和邻居家求助,通过兑换,购买,佘借等办法解决。准备好这些以后,父亲就开始着手准备种地的工具。以前是大集体,种地的工具都在生产队里,家里除了从生产队分得的一架播种用的摆耧之外,根本再没有一件像样的工具。幸好父亲从小就学过木工,就自己制作一些种地工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开春种地了。父亲点上一支几毛钱一盒的香烟,深深地吸一口,又慢慢的吐出来,那烟轻飘飘地围着父亲转着不肯散落,透过这轻薄的香烟能看到父亲那苍老的脸颊上深藏着期望,父亲忙碌了一冬天的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每块地里。终于冰消雪融了,大地回春。早上才惊蛰,下午父亲就开始在那块地亩最大最为肥沃的上等地里忙活了。因为是第一年才分到的地,需要先进行平整。父亲在地的最北边靠地埂处踩下一铁锹土,翻出来,湿湿的,带着泥土的味道。父亲蹲下身子,双手捏捏这首次属于自己的土地里的泥土,心里暖暖的。春日午后的阳光,显得格外温暖,整个大地仿佛散发着一股湿气,父亲知道这地的墒情需要抓紧翻种了。

  那时候还没有现代化的机器,差不多都是人力加畜力。父亲套上包产到户时通过抓阄分得了那头骡子,在潇洒希望的田野里开始耙地,收地,像个驰骋疆场的英雄一样。记得那时候,每年的春种秋收学校都是要放假的,我们正在的读书的学生们也回家帮助父母亲种地。我们按照父亲的指教也开始在地里忙活了。我学着父亲的样子牵着那头调皮的骡子,父亲在后面扶着那架摆耧开始播种了。全家人同上阵,虽然不是机械化,没几天的功夫,计划的小麦种子就全部下地了。玉米,棉花和其他的作物相对要种的晚一点。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播种希望,收获成功。

  文:许建忠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