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尘封已久的喜悦

散文随笔 (46) 2022-06-07 11:29:42

中午打开博客,看到单飞者圈圈主永远单飞留言通知,《上海人在呼喊什么》被今天锐博客首页“第一阅读”录用。我点击锐博,在稍下位置竟发现了由心的海洋幻想曲圈圈主幻想曲1推荐的另一博文《长假给母亲挠痒》也列于此,不免有些惊喜。

曾经有博文被锐博首页录用,但两篇同时刊登还是首次。这让我再次滋生浅薄的得意,思绪难以压抑地飞扬。就象有一坛尘封已久的老酒,盖子被轻轻撬松,飘出一缕缕酒香,漫无边际地飞扬开来……

记得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课堂作文《抢收》,讲述了生产队里群众在雷阵雨来临前自觉放下手头活,奔向晒场抢收集体稻谷的故事。语文老师在班上高声朗读了此文,将我夸奖了一通。我坐在下面感觉脸烫烫的,浑身的血在涌动。老师又把作文贴在墙上的评作文栏里,在作文栏的四周用红纸贴上了边框,非常醒目,还在我的作文上画上了三个大大的五角星。以后的日子里,我的眼睛会不由自主地往墙上瞟,每天盼望着上作文课。当时心里那个偷偷的乐呀,现在想起来还是甜津津的。

我写的第一篇广播稿是在高中毕业后,小通讯《沙坑》讲述一位体育老师如何围着沙坑辅导学生跳远的事,反映老师甘做沙粒挚爱事业的精神。几天后我正在田间劳动,忽听地头电杆上的高音喇叭传来念我名字的声音,县广播电台女播音员的声音字正腔圆:“下面播送本台通讯员***采写的小通讯《沙坑》……”,高音喇叭的声音在田野回荡,震得我心里痒痒,我希望播音员的语速慢一点,我怕很快就将广播稿念完了。我还环顾左右,想看看其他人此时的反应。从此,家里的广播、田头的高音喇叭成为我的新欢。

第一次将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是在学校代课的日子里。我写了一篇反映搞达标验收形式主义的小品文《以少胜多》,寄给省教育厅主办的《浙江教育》杂志。十来天后,邮递员笑咪咪地将一封信放在我办公桌上。看到信封右下方“《浙江教育》编辑部”几个字,心一阵狂跳。赶紧小心拆开信封,抽出一张薄薄的纸,上面印着《以少胜多》的清样,还附了编辑一封信,大意是此稿准备在杂志上刊登,让我校对清样,如没有意见就抓紧寄回。能有意见吗?求都来不及呢!哎呀,当时那个心情呀,比现在加几百块工资不知要高兴多少倍。记得那天我走进教室上课时,笑嘻嘻的嘴巴好长时间没有合拢。学生们看着平常严肃的我今天持续夸张地笑,有些莫名其妙和不知所措,他们没有跟着笑,都傻傻地盯着我。从那天起,我迷上了身穿绿色衣服的邮递员,每天盼望着那片绿叶飞临。

再后来,一些诗歌、歌词、散文、小说类小东西在地方小刊物上陆续印成铅字,我又喜欢上了油墨的香味。记得我写了一篇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反映老实人最终不吃亏、滑头人最终没捞到便宜的主题,投给了省级文学刊物《东海》。有一天村干部通知我说,县文化馆来电话,让我明天去一趟。第二天我赶紧上路,在县招待所里见到了《东海》杂志的一位编辑,他说《东海》要备用我的小说,让我作进一步修改。回到村里,走在村口熟悉的小路上,我忽然对所有的事物有了特别新鲜的感觉,双脚好象在开磁悬浮,身体在向一个地方飘去,那里是文学殿堂,闪着金色的光芒……

梦总有醒来的时候,可是人不能没有梦。

今天中午遇到的小小喜悦,让我想起了尘封已久的喜悦。两者异曲同工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发生在浅薄基础上的喜悦,喜悦里都交织着浅薄的元素。而区别在于,昔日的喜悦是理想化的,充满了幻想式的憧憬,而今天的喜悦则两脚踩着现实的土地,再也飘不起来了。劳动换来收获自然应该喜悦,因为喜悦可以化作人生的润滑油,也可以转换为工作、生活包括玩博客的动力。今天我又有了新的发现:年纪大了的人仍然需要表扬需要荣誉,至少我是这样,它让我中午多吃了半碗饭省下了一块肉。表扬和荣誉就象一针兴奋剂,小的时候管用,想不到今天仍然没有失效。

不知道我这样的感受是应该津津乐道还是应该羞于启齿?不管怎样,我应该感谢心的海洋幻想曲圈和单飞者圈;感谢永远单飞和幻想曲1两位圈主兼博友。是他们帮我撬松了那坛尘封已久了的老酒的盖子,让酒香弥漫开来。我还要感谢关心雨中绿叶的各位博友。

坐会吧,酒坛盖子开了,咪一口再走吧。让我们都怀着喜悦娱乐在博客里,希望博客圈里弥漫酒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