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散文随笔 (65) 2022-06-07 14:20:52

  成都这个中国很美的城市,历史古老而久远。大约在公元九世纪古蜀国开明王朝从广都樊城迁都于此始,成都就赢得了它在中国版图上很重的一席之地。顾名思义,成都即蜀国“最终的都邑”。

  以成都为圆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文、经济、政治集一身的大圆。历朝历代,文士显贵,大多在这个圈中留下了痕迹。这些名士中,有名如祖籍在川地的李白、三苏之辈,外来入川者如杜甫、白居易之流。众所周知,一个地方被名士们称道的久了,免不了会有一班庸人凡士也跟随着附弄风雅起来。即便现在,倘若有谁一提成都这个名号,一定有许多听者连声附和道:“真心不赖,确实是个好地方!好地方!”尤其是前朝那些不达士途或遭迁的读书人,当然也不乏专心游历山水的逸士闲人,大多都会自觉地选择来到成都。因这个地方四面被崇山峻岭包围着,有种于世隔绝、于世无争的独立和闲适,绝对是一个避世隐遁的绝佳之处。再者,川地物产丰绕,民风淳朴尚侠重义,这于外界也算是一种吸引力。种种原因的综合,以成都为核心的四川盆地便挣下了”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等诸多美誉。

  但成就成都之美丽和名气的人,并非这些文人逸士,他们顶多也就算是一波锦上添花的人。而真正让成都闻名天下者,除了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功高至伟者当属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李冰。他奉秦帝之命,历尽艰辛,费时两年多许,勘察实地,率领当地民众沿岷江兴办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名噪古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相传他的这一壮举,感动了玉皇大帝,便指派二郎神下凡鼎力相助,在日日夜夜的相守相伴中,两人结下了父子情谊,铸成了一段千秋咏颂的风流佳话。至今,位于都江堰北侧半山上的李冰父子神庙,香火旺盛,信徒甚众。几千年来,正是都江堰这一伟大的工程为成都平原不断地注入活力,为天府之国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四川盆地成了名副其实的“千里沃野,天下粮仓”。难怪川人在他故后为他在各地修祠兴庙,尊奉他为川主。

  而称成都为“蜀中苏杭”,只不过是假苏杭的名声而行罢了,老实说,我对这个称谓不太喜欢,私下认为有点儿“非雅且俗”之嫌。反倒“锦城”、“蓉城”这样的名讳更觉贴切。自东汉时,蜀中的织锦业就已经很是发达,朝廷专门设立“锦官”管理,因此赢下了“锦官城”的美誊。至于“芙蓉城”这一称谓,史上流传一段凄美的佳话,在此值得一提。

  “蓉城”之名的由来,确跟一段爱情故事有关。

  古人有诗云:“供灵诡说是神灵,一点痴情总不氓。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说的就是蜀后主永昶的妃子花蕊夫人。相传花蕊夫人绝世美颜,玉肌冰肤,后主与其在成都宫中享极人间荣华富贵,整日歌舞升平,过着神仙般逍遥的日子。后宋太祖入川灭了后蜀,俟后蜀死后,便亲纳了花蕊夫人,但夫人却心念旧恩,在卧室内私藏后主的肖像,成日焚香膜拜。后被太祖无意发现,夫人谎称其为张仙。后来这幅画自宫中流向民间,花香顶礼,自成佳话。

  花蕊夫人平生最爱牡丹花与栀子花,后主便诏令官方民间广种牡丹,闲时总携夫人与百官盘桓花下,开筵大赏。中间有道士申天师所献两株栀子花,花开时色泽斑红,瓣儿出六片,清香袭人,实属难得。便命人将其描摹团扇之上,民间相习成风,也就是“芙蓉花”。芙蓉花开之时,沿城四十里远近,恰如铺开一片锦绣,“蓉城”因故得名。

  说起成都,不能不说说它的美食。川菜在中国的几大菜系中占有份量很足的一席之地,川菜大致分为三派,即以川西城都、乐山为中心的蓉派川菜,以川南自贡为中心的盐帮菜,还有以重庆江湖菜、万州大碗菜为代表的重庆菜。川菜取料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香醇浓并重,尤以麻辣味最为突出。菜的味道就如川人一样,外刚内柔。辣则刚而不压柔,柔则香而不抑刚,正所谓刚柔并济。总之,成都汇萃了各式诱人的名食小吃,吸引着中外游客涌向此地,美美地款待一下各自的味蕾。

  成都不光是一个物产富饶,美食飘香的地方,它的四遭不乏别处没有的风景名胜。著名的乐山大佛,秀美的峨眉,人间仙境九寨黄龙,高原净土稻城亚丁,还有地球上最珍稀的动物大熊猫它的繁育育基地。总之,到成都以及成都周围旅游,你可以从繁华的现代走到远古,从广袤的平原走到高原雪域,从如镜的海子走到崇山峻岭,最奇异的是,你可以在一日之内感知四季的轮转。真正是“既丽且崇,实号成都”啊。

  同时,来到成都,无异于赶赴一次历史文化的饕餮盛宴。成都远近,名胜古迹甚众,有著名的“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昭觉寺“等等,其美仑美奂之程度,在此不复一一详述,务需亲临其境去领赏。解历史文化的同时,少不了瞻读不胜枚数的著名诗章,“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锦江城外锦城头,回望秦川上轸忧。”“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行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你会不自觉地失身于现代文明与古风融错的时光隧道。

  成都的生活节奏很是散慢,一团和气。一台川剧,几方荼桌,还有到处“皮皮剥剥”的搓麻声。可算是“诺亚方舟”了。走过成都,我多少明白了些“少不入蜀,老不出川”这句话里藏着的意思了。

  我算不上一个专业的旅行者,身上自然带不上他们旅游的那种风趣,也就写不出什么妙趣横生的旅行感想来,只能草草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浅浅的文字录记下来,留着后来填补自己生活中的空白而己。

  最后,我也想附和一下众人的口径:成都,好地方!好地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