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胃口

散文随笔 (59) 2022-06-07 14:14:47

  儿子从小胃口不好,很瘦。也只有刚理完发时,那张瘦削、白皙、缺乏血色的小脸儿才因为头发短而稍显圆润。每当这时候,妻子便会捧起儿子的脸蛋儿心疼地说:“宝贝儿,你啥时才能多吃点饭长胖一些啊。”

  起先,我俩认为儿子胃口小、偏瘦是遗传造成的,因为我、妻子和妻弟小时候都是只吃一点就饱,而且都瘦得跟麻秆儿似的。加上儿子的身体很健康,我们对他的吃饭问题就没太在意。

  直到儿子三岁时的一天,我和妻子的观念才被彻底颠覆。那天,我们全家去一位东北籍好友家吃饭。开席后,儿子根本不上桌,只顾跟好友家的孩子一起玩耍。过了一会儿,妻子随手夹起一块色泽金黄、外酥里嫩的油炸小酥肉塞进了儿子的嘴里。谁知他吃过后,便一趟趟往餐厅跑,点名要吃油炸小酥肉,后来索性坐定了,又从糖醋小排、锅包肉吃到烤汁茄子、东北乱炖,胃口前所未有的好,直吃得我俩惊掉了下巴。

  从好友家回来,我俩很内疚:以前总是责怪儿子不好好吃饭,却从不反省自己做的饭菜是否可口,以及如何勾起儿子的食欲,翻来覆去就是醋熘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蒜薹炒肉等等那“老几样”,儿子当然没兴趣吃啦。

  于是,我们从网上找来菜谱,尝试着给饭菜变换花样。我主攻“香”和“味”。每个休息日的早上,我都要来到菜市场采购当天食用的新鲜食材,回家后便会在厨房上演一场锅碗瓢盆协奏曲。从红烧肉、炖羊排,到清蒸鲈鱼、油焖大虾,再到萝卜汆丸子,小炒扇贝肉……前后尝试了不下20种菜品,而且味道也得到了妻子的首肯;主食的品种也算丰富,有老北京炸酱面、馅饼、炒饼丝等等。

  妻子主攻“形”和“色”。她最拿手的是蛋炒饭——将充满弹性、粒粒分明的米饭用蛋液包裹均匀后大火颠炒,随即加入绿油油的青豆、红彤彤的胡萝卜丁和玛瑙般的火腿粒点缀其间,出锅装碗再倒扣在盘子上,好似一块香气四溢的金子,真有点扬州“碎金饭”的意思;此外,还有易于消化、老幼咸宜的疙瘩汤——番茄切碎下锅翻炒,加水化为酸甜浓郁的番茄汤,面粉和水轻搅,变成颗颗珍珠一样细腻润白的小疙瘩,倒入汤中与红番茄、绿葱段、白蒜片、黄蛋花交相融合,再加少许营养丰富、味美肉鲜的海参丁提鲜,便造就了软糯鲜香、最普通而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

  可是,尽管我和妻子用心良苦,儿子的胃口也只是偶尔好些,并没有明显的改观,有时甚至成为神仙般的存在——要么一天到晚只吃几片饼干、几盒酸奶,要么小鸡啄米似的吃上几口饭菜便推碗下桌,却仍然精力旺剩得上蹿下跳,以至于我俩经常怀疑:这孩子难道真是靠光合作用就可以长大的“饭渣娃”吗?

  为了让儿子长期、稳定地拥有一个好胃口,我俩又尝试了很多方法:让他多在户外疯跑疯玩,增加能量消耗;每晚临睡前按摩肚脐四周,加快肠胃蠕动,促进消化;购买各种卡通形象的儿童餐具来激发食欲;严控酸奶、糖果等零食的摄入量……可谓脑汁绞尽,但儿子就是不给面儿。

  我们甚至对同事的建议动了心——带儿子去中医院针灸科,请医生给他扎手指上有助于增进食欲的四缝穴。可一想到这种治疗方法有些“残忍”,毕竟十指连心,加之儿子对此非常恐惧和反抗,也便作罢了。

  正当我们愁肠百结之际,一位学医的邻居朋友给我们吃了颗“宽心丸”。“既然体检结果没问题,孩子也在标准范围内正常地长高、增重,吃的少点也没关系,别一个劲儿地催促孩子多吃,碎碎念会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件很累的事,弄不好还会产生抵触心理,”朋友语重心长地说,“吃得少并不代表不爱吃,吃点就饱,说明饭量小,可以少食多餐,这样就不会因为吃得少而营养不良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看来,面对儿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头一次为人父母的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持续改进。

  (罗士棣)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