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和老李

散文随笔 (92) 2022-06-07 13:55:16

  大学毕业后,小李独自背着背囊,坐上西去昆明的列车,远赴千里闯荡,前景一片空白。临出发前,父亲用一只充满油腻而已裂痕老茧的右手,小心翼翼地从裤兜里掏出2000块钱,反复叮嘱要好好干,闯出点名堂,认认真真地放在幼嫩的手心。当时内心暗自下定决心,不做出点事情来,不回来见父母,拿着暖心的钱物扭头就上了火车,大有一去不复返之势。现在回想想当年,小屁孩一个,浑身充满着书卷韵味。

  前方无数未知,坚定踏实的步伐。绿色的火车头,在云贵高原上,颠颠簸簸地运行着二十多个小时,在波折来回中步履蹒跚地来到春城。在坐火车得那刻,内心忐忑不安,思绪充满着困惑,放眼工作之地举目无亲,抱着努力奋斗的信心到了昆明。用现在话语总结事在人为。

  在繁忙的工作和沉重的压力下,让人有放弃的念想,也让人觉得工作没有了意义,索然无味,清苦。在闲暇时间,认识了云南老李同事。老李个子高高,方头大脸,两耳垂肩,笑起来用“弥勒佛"三个字形容不为过,天然地让人觉得可以接近,好相处感觉。老李是小李工作当中认识的第一位朋友,老子在工作中很严格,也很认真,批评人的时候,有时让人难以接受,很多同事因为难以接受他严格的工作标准,对他逃的远远地,躲的远远地,而我那是抱着认真学习的目的,认真干工作,没有想过偷懒等,慢慢就认识了老李。老李喜欢有事没事的时候,跟着大家捞几句玩笑,“整哪样,炸洋芋么……",初识云南方言让外地的人觉得,话语幽默风趣,工作气氛一下子活跃,彼此地笑点瞬间调动起来。与老李交谈沟通,忘记了旅途他乡,忘记了出校门学生地彷徨与犹豫,那就坚定决心,继续走下去,学下去,干下去。

  2000年左右,手机使用还远远不向现在使用方便,普及,更没有什么微信等等,与远方的亲戚朋友沟通就是IC卡等。为节约打电话的费用,每当与大学同学、朋友交流,有时候也选择写信方式,定期与他们交流,保持思想上的距离。年代隔着久远,至今依然清晰的记得,写给发小的一封信中,当时写到:过去学校的学习,让人的灵魂饱受煎熬,来这里参加工作后,以为自由了,舒坦了,但又跳入另外一个坑,饱受身体的百般折磨。发小给我的回信:改变不了现实,那就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和工作的乐趣,多积累点人生阅历。

  生活还在继续,路还得继续努力走。老李的书桌内有许许多多的书,里面有古代的,有近代的,有管理的,也有经济的……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只见书桌的前方有个黑影,翻阅书籍的声音,他喜欢在书上写写画画,做了几本厚厚地笔记,心里纳闷在清苦的时光中,保持读书有什么用,疑惑保持着很久很久。有时候结合工作,老李会唠叨唠叨一些个人体会或工作经验,听他一席话有时感觉茅塞顿开。从此以后,大家都说心得是老李读出来的,我们要认真跟他学习。那个时候受老李熏陶,有事没事也看点书,一起探讨着人生八卦,谈人生理想,用读书改造着思想,武装着头脑。有时候,老李会跑过来问,这个字怎么读,那个字怎么写,因为在老李印象中我是大学生识字多点,后面有时候跟他一起查字典,翻阅一些资料,认真的做点事情,日子就在有意义的翻阅中,慢慢地过走过去,忘记了个人的忧伤与困惑,充实自己。后来慢慢与老李相识多了,才了解老李初中未毕业就出来工作,但一直没有放弃学习,这可能也许是每个农家子弟的努力的习惯,自我鞭策。有时候,内心深处也会估量着老李,那些书能看懂吗?老李笑笑地不说话,他甩甩手上字典,我惊叹不已是一本《写作技法大词典》。后面老李把词典送给了我,它就一直保存在房间的书柜内,每当看到它时,我就想起老李学习的模样,认真、执着,永不服输。

  未来旅途愉快,风景无限好。时间从洗手的瞬间,悄悄地滑走,只见院内的小桉树慢慢长大,一圈一圈地变粗。老李后面离开单位,独自去闯荡,凭着那种学习的韧劲,当过配送公司经理,经营过餐饮行业的门店,后面又经营着科技公司,现在又在琢磨做线上线下门店连锁等。单位后面推荐小李去学习,然后有幸去到机关,跟随领导们一起工作处事……欣赏着人生未曾有的风景,品味着人生努力的辛酸,回望着人生淡淡的初心。小李和老李,曾经在一起努力,努力奋斗的岁月,非常珍贵,一生所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