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我的年

经典散文 (55) 2022-06-08 18:49:07

  一进腊八门,离年也就近了。年味儿就悄悄弥漫在天地间。

  我小时候正是七十年代,那时物质匮乏而年味却历历映在眼前,赶集的人儿背着口袋跨个筐,几毛钱卖的东西没处装,想想那时心里芳。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送灶王爷的节日。过了二十三,离年就一天快起一天。所以在我们农村有赶在小年前大扫除的习俗,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在灶台前贴上对联,寓意让灶王爷上天去多言好事,下地来广带吉祥。在中国,大扫除是迎新年重要的环节。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人们通过大扫除,表达对新年的除旧迎新的思想。我记得小时候村里差不多家家都是外屋灶台,里屋土炕。冬天用土炕取暖。一大家人住在土炕上,人口实在多的,就一个个头挨着头横着睡在土炕上,头在炕沿边上,也有被子不够用就两个孩子通脚的,经常你的脚丫子碰着他的下巴磕子。

  在大锅里做饭、烧水,干树叶子或者玉米秆、棉花梗都是可以作为柴火的。若是下雨天来不及抱到屋里储存下被淋湿,在燃烧的时候就会满屋子黑烟,熏人又呛鼻子。所以屋子里的家什上就会落很多灰尘,每次大扫除都要把里屋外屋里的家什搬置到院子里。这可是个不小的工程活,有时候会打扫整整一天,也没法做饭,我们小孩子就拿块儿窝窝头,窝里放点虾米酱或者萝卜条,边吃边继续玩着百玩不厌的捉迷藏、打纸板、丢沙包、跳房子、踢毽子、滚铁环、弹玻璃球等游戏,直到天黑了,父母喊着自家娃的乳名才一溜烟的跑回家。

  腊月二十六是我们当地的大集,腊月二十六的大集无论刮风下雪几乎家家都要去的。骑车的顺便捎着个脚,带着步行的;赶车的拉着自家大小,乡里邻庄也可以顺便搭个车;大姑娘小伙子都去赶集,小伙子买鞭炮,大姑娘买新衣、新围脖;男孩子最中意鞭炮、响鞭、窜天猴、二起脚;女孩子除了好吃的还要新帽子、花头绳;七八十岁的老人戴着破旧的毡帽子,倒背着手,肩上斜挎个放羊的布袋子,腰上系条勒紧的布腰带,侧腰边斜插个带着烟叶小袋子的烟杆子,不急不慢地走着。他们赶到哪个摊子前买不买顺便打听打听价儿,和卖家搭讪几句,给人家凑凑人气儿,原本就是图个热闹。

  爸爸每次都带着我去赶集。五六岁之前我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座前面的横梁上,我的专用座椅是爸爸用一个半圆形的木板,下面固定两根相隔三指宽的木棍,正好叉放在自行车横量两侧,下面用绳子固定在斜梁上,这样坐在上面稳固又舒服。后来我大些了,那个小小的半圆座椅已经坐不下我了。爸爸就把它拆卸下来,让我斜坐在横梁上。其实这样坐不久两条腿就会坐麻木,特别是右腿麻木的更严重。有时候会明显的感觉出爸爸每蹬一下车凳子就会碰一下我的半耷拉着的左腿。即使这样,我还是很乐意跟着爸爸去赶集。集市上花红柳绿,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爸爸除了给我裁几尺做新衣服的花布,还给我买好吃的,比如花生、糖粘、糖葫芦、软枣、柿饼子、糖瓜等。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过年的年货基本购置全了。

  腊月二十九上午,爸爸还会再到集市上购买一些遗漏下的必需品。下午爸爸就准备写春联了,因为爸爸是小学教师,是村子里的为数不多的文化人,每到年根儿底下的时候,来我家写春联的人络绎不绝。那时,家里堂屋中央的八仙桌上摆放着砚台、毛笔和大红纸,不管谁来求字,也不管手里的活儿有多忙,父亲总是笑脸相迎,随到随写。来家里求对联的人们,大都自备裁好的红纸,没有的,爸爸就用自家的给来人写,亲眼看着爸爸在大红纸上“笔舞龙蛇”,然后了乐呵呵的接过写好的对联,单等年三十下午黑天前才贴出去。

  每家每户春联的内容,也都不同,每幅对联爸爸都需要细细揣摩,反复思量。我站在一边看着,就说:“写刚才那个不就很好么?”爸爸说:“哪能写一样的,要根据每家每户的情况,决定写什么样的对联。”

  我记得给村支书家写:红心向党抓革命,恐后争先促生产。

  给穷汉冯四家写: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

  给新婚夫妇家写:婚姻自由夫妻齐努力,家庭和睦生产更积极。

  给四队的小队长家写:人民公社好,劳动热情高。

  给年轻力壮的立春哥写:发展生产,劳动光荣。

  给邻家二婶子家写:艰苦朴素,勤俭持家。

  年三十下午,我和哥哥就忙着贴春联,贴春联首先要把门上旧的对联刮除干净,涂抹上用白面熬制的浆糊,把对联分清楚左右和横幅,分别贴在门框、门面以及横梁上,再用干扫帚扫压平整,这样贴春联就算完活了。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哥哥经常会给我讲故事或者讲春联的来历:春联,起源于桃符,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有一年除夕,突发奇想,让他的手下在桃木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后来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春联是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王安石《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后来有了机器印刷的对联,而我感觉还是在大红纸上用毛笔手写的更喜庆,更有年味。

  贴完春联,娘和奶奶、婶子们便开始准备包饺子,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的拉着家常,忙碌中充满了温馨和幸福,包饺子让一家人紧密的聚在一起,心走在一起。至于吃饺子,那更是甜到心底里的幸福。

  年夜饭是很丰盛的,有平时吃不到的鸡鸭鱼肉,鱼是年夜饭必备菜品,取其意:年年有余。开吃之前小孩子要给父母长辈磕头,父母高高兴兴的收着,可嘴里却说:“快起来吧,别磕头了,咱家不兴这个。”这时我们兄妹五个早已在哥哥的带领下磕起头来。一大家人高高兴兴,又说又笑吃喝完毕,睡得正香,半夜被喊起来吃饺子。三十晚上一整夜每个房间里和院子里都要亮着灯。这时远处近处不时的“噼噼啪啪、刺溜刺溜、哐哐哐哐”的鞭炮声响彻全村。

  穿上盼了好久的新衣服,小孩子的新衣服必须要有两个口袋,是有大用处的。这时还会惊喜的发现不但外衣是新的,就连棉袄的衣领和衣袖,娘也给我们缝上了干净的或者用新布头缝制的新领子和袖头。当然也有时候用大人的旧袜筒剪下来缝做袖头的,我就特别羡慕姐姐的用新布头做的新袖口。这时娘就会哄我说,明年也给你做新的。摸黑先去给爷爷奶奶送饺子,磕头,走出屋门,空气中弥漫着鞭炮响过之后的硝烟味。天亮了,再去自家院中叔叔伯伯家拜年,婶婶们就会拿出糖果、花生、瓜子让我们吃,临走时还会给最小的我塞满口袋。我一手捂着满满鼓鼓的衣口袋儿,一边趋步追赶走在前面的哥姐,担心好吃的糖果在跑动时颠出口袋儿。

  大年初一,人们都穿着新衣服,在村道上燃火,我们叫“理理磨”,围着火堆拉呱聊家常,平时有矛盾不说话的也都在这时哈哈一笑化解了。同家族的互相串门拜年,晚辈要给长辈的磕头,互相问“过年好”,关系比较亲近的长辈还要给晚辈“压岁钱”。压岁钱不在多少,而在于长辈对晚辈的一种心意,期盼小辈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然后是村里邻里邻居大队人马相互拜年。拜完年后,人们便开始走亲戚了。

  过了年,其实我们小孩子最盼望的要数正月十五了。十五吃元宵打灯笼,爸除了给我们从大集上买几个好看的、好玩的、别致的灯笼,还经常自己制作,爸爸制作的灯笼是有独特的创意的,比买的都好玩。爸爸教我们用芦苇或者高粱秆做框架,再糊上彩纸制成6灯笼,上面竖起一根长棍,悬挂一个会翻跟头的小人,和小伙伴们玩耍时是不是炫耀玩弄一下,让小人翻个跟头,引得伙伴们都围观过来。爸爸还教给我们用一节一节的高粱秆插成小汽车,下面装上木头轮子,制作成汽车灯笼拉着出去玩。一路“咕噜咕噜”的响声,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音乐。这在当时可是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独特创意。

  腊月二十九切的肉,娘经常把瘦肉腌制一些做肉馅,除了三十包饺子吃,以后还可以炒菜吃。另外用肥肉炼油,油渣子酥酥香香的,特别好吃。炼油凉凉以后娘就把凝固住的猪大油和油炸子以及腌制的肉馅分别盛在坛子里放进粮食柜里,每次来客人炒菜时取出来用。过了初九,家里差不多没有客人了。剩下的不多的肉馅,娘每次蒸腌制的咸白菜帮、白菜疙瘩或咸萝卜条时,在碗顶菜尖上放一小勺腌肉,大人们都让着我吃,腌肉馅差不多吃到过完正月。这时的腌肉馅,吃到嘴里满口留香,回味悠长。

  年关已到,年味也更加浓郁起来,也更加期盼心中那永远的年味,因为那是的温暖的甜蜜的家的味道,那是家人爱的幸福的味道。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