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有馨兮菊有芳

经典散文 (64) 2022-06-08 18:57:01

  菊花,也是古典诗词传统书画中常见的名花。有道是“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江湖夜雨写此文时,是阳历12月时,院子中两盆金黄的菊花仍旧绽放,然而,寒风中默默相对,总是一种凄凉憔悴的滋味。

  秋天,是让人伤感的季节,李商隐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秋天,在四季中,就如同是一天中的黄昏时节。万木凋零,黄叶纷飞,寒气砭骨,秋虫哀鸣,这就是让人心生悲凉的寒秋。

  然而,就在这样的时候,菊花却迎着寒霜盛开一地金黄,怎不叫人又喜又怜?菊花盛开的时节正是晚秋,菊花的气质,幽独中透着伤感,清奇中掩着冷艳。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小时候读此诗时,觉得元稹这句“此花开尽更无花”有些夸张,当时觉得,菊花开过后,不是还有梅花在冬天怒放吗?元稹怎么把梅花给忘了呢?现在才明白,原来自然条件下,梅花在北方是不会于冬月里开的,且野生梅很难成活,只有南方才会有冬梅。对于北方人来说,赏过金黄的菊花后,确实就面临一个漫长而寥落的冬季。所以苏轼也说:“便有佳明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

  众所周知,秋菊耐霜,而且在黄叶纷纷飘落的时候,却独自紧抱枝头,并不四散落地,所以有不少的诗人赞誉菊花的气节:“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这是宋代才女朱淑真所写的一首非常有名的咏菊诗。菊花的“抱枝而老”,来比喻坚贞的节操,因此更有诗意,也更有深意。

  确实,菊花的形象大多时候都像是一位独守田园、超脱尘世的隐者,其实菊花早已是不少知名人物笔下的“常客”。然而,“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帝王将相们的这些文字却顶不住陶渊明那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以陶渊明不但当上了菊花花神,而且有时候菊花甚至成为陶渊明的代名词。可见,“菊”和“隐”自陶渊明之后就不离不弃地连在一起,成为不慕荣华,修身高洁的象征。不知有多少人用“菊隐”一词做自己的别号或者书斋名,唐寅还写过《菊隐记》这样的文章。

  菊花,在很多时候充满哀伤的色彩,“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周杰伦的歌词虽然算不上是古典诗词,但其意境还是源自于诗词中的。

  很多诗人都替菊花惋惜,盛开在霜冷风寒的时节,得不到春日的阳光,蜂蝶的青睐,不少才子都将之看作是自身的写照。菊花不像牡丹等富贵花那样得宠,陶渊明一去,乏有知己,只好独自孤苦垂泪。

  在本来就娇弱的才女笔下,菊花更是一付凄婉欲绝的模样。“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菊花亦是如此的落寞凄凉。才女的笔下,菊花是那样的委屈,春风不来,蜂蝶难至,只有一天风霜,凄凉无限。

  菊花是秋天的最后一抹亮色,正如欲坠的夕阳,将尽的人生。对于乐观的人们来说,虽然留不住,但及时行乐,把握现在,也算是不枉此生了。自古以来,人们就有重阳之时,赏菊饮酒的习惯。袁宏道曾说“酒赏”是赏花时低俗的行为,但我觉得也要辩证分析,像赏牡丹、赏菊花,没有酒还是有些美中不足的。

  “有钱不买重阳醉,篱下黄花也笑人。”

  “若对黄花辜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岺寂。”

  是啊,面对秋日里的菊花,常会莫名间有无尽愁思涌上心头,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所以赏菊不可无酒。

  后来,因重阳节正是蟹肥之时,所以饮酒、赏菊、食蟹就成为重阳节的必备节目了。

  “人生不如意事常七八”,面对盛开的金色菊花,尽兴一醉,方不辜负这浓洌的秋色。

  诗人的颠狂之态,菊花的孤傲之气,呼之欲出!

  不经让我想起孟浩然的那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黄柳涵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