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帕米尔最高军事哨所度过的那个中秋节

经典散文 (148) 2022-06-08 12:19:37
  中秋佳节时,万家团聚日。
  中秋节快来了,让我想起当兵岁月里的中秋节,记忆最深刻的是1998年中秋节。
  那个中秋节的与众不同,是因为那天我刚刚被授予少尉军衔,被任命为团组织股正排职干事,团长张思俊就“钦点”我和他一起去5042哨所过中秋节,而且去的地方是帕米尔边防海拔最高的哨所——“5042”。
  我和团长坐的是团队刚刚配发的一辆“金杯”面包车。机关那么多同志,团长独独让我和他一起去过中秋节,或许是因为团长是遂宁人,我是南充人,相隔很近;也或许是因为我在机关最年轻,文笔又数一数二.....一路上,我也没搞懂机关同志异样的眼光。
  1
  “5042哨所”在帕米尔高原的雪山深处,与塔吉克斯坦接壤,海拔高度5042米,是以海拔高度命名的。这里高寒缺氧、环境艰苦,官兵们却屡创辉煌。从1973年开始,连续24年荣立集体三等功,96年,97年分别荣立集体二等功、一等功。
  我们到达卡拉苏边防连后,换了辆军用吉普车,没有休息就向“5042”进发,上山的路可用“九曲回肠”来形容,路很窄,如果稍有不慎,就会掉下深崖,摔成渣渣。
  我们的到来,战友们惊喜异常,一下车,就抢过背囊,铺床打水,嘘寒问暖。
  我们登高远眺,身后的慕士塔格峰千年积雪,如一个巨大的玻璃晶体,反射着炫目的金光。面前的山上是塔吉克斯坦的哨所,虽然是争议区,但两国军人相安无事。
  团长来了,他们把我们带来的饮料、水果放到桌上,把皮大衣放到团长的椅子靠背上.....
  我仔细看了,哨所有四架床、三件皮大衣、四床被子、一个火炉、三把冲锋枪、一架40倍的望远镜,有一个小雅马哈发电机,一套地面卫星接收系统,一台14吋的彩电,还有好多的书.....
  自1963年建哨以来,驻守哨所三个人一班,一个月换一次;大米,面粉一年一次送足;吃的菜平时靠山下送;吃的水冬天靠融化雪水,夏天山下送上来。在哨所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对面塔吉克斯坦边境情况,并每日向连队汇报。
  9月份的天气已经下雪,哨所可冷了,晚上温度下降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房子里生了一个大炉子,还算暖和。这里严重缺氧,在房子里走几步都喘气、头昏,感到头都要炸了,看到团长不停地用手拍自己的脑袋,兵们要用被包带给团长捆圈圈,团长摆摆手,大家只好罢了。他们平时一两个小时才给锅炉加一次煤,今天改成半个小时加一次,怕团长受不了这儿的寒冷。
  2
  对他们来说,我们都是贵宾,他们在这云端的哨所孤独的太久,他们希望交流、渴望关注。
  “我们平时把饭菜渣倒在房前,半夜会有成群的狐狸和狼来偷吃,它们很狡猾,有一点动静就溜掉了。记得我们为了打两条白狐狸,三个人把子弹上了膛,藏在房顶上等了好几个小时。”战士小王给团长讲故事,以缓解团长因缺氧引起的难受,“在这里头,开始的几天我们还有话说,当国内的、国外的、家乡的、别人的、自己的、男人、女人等许多的话题让我们重复了好多遍后,我们就无话可说了。其实我们比犯人坐牢还辛苦,犯人周围有许多的人,而我们没有,只有漫漫长夜里的风声和寒冷。我们没事就玩枪和读书,那几支冲锋枪,在黑夜里我们能迅速地拆开又迅速的装上,我们看完了《巴黎圣母院》《围城》《红楼梦》等好多书。”
  这个中秋之夜,风刮得真吓人,真正的鬼哭狼嚎。风吹得石子在房顶上跑,似乎要把房子抬起来。风越大,狼越多,叫得很凶!“山顶所谓的风力发电机已经是一根秃秃的铁棍儿,竟被风刮得一个叶片也没剩下,一吨重的钢板水箱被刮出200米,摔扁在山坡下。”班长小郭说。
  那个夜晚,虽然哨所上空的月亮很大、很亮,照在雪山上很美,但我那时只盼风早些停。
  团长问他们交女朋友没有,战士们啥也不说,垂着眼默默地坐在那儿。其实,他们每个人的心都是深情的湖泊,都是滚烫的烈酒。但是,在等待女友的过程中,他们惶惑了,自卑了,怀疑了。
  我的铺边上有一封信,我征得他们的同意后,给团长念道:“晓刚,你总说爱我,为什么不来看看我?我真的很想你,你一定可以请上假的。你不回来,我就再不给你写信了,光写信不见面有什么意思?你不要找任何理由,我什么都不听,你要不来看我,那以后再别说爱我想我的话……”当兵当到天边上不怕,这种直刺心灵的痛苦却让人心里发凉,团长听了后,很是感动,当场拍板,“你明天就跟我下山,去见你的女友。”
  哨所屹立在边界线上,兵们面向界碑,把背影留给祖国和亲人。他们可能会愧对那个爱着的姑娘。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中国的优秀军人。
  3
  风一直在刮,感到人在云中飘,昏昏的感到天旋地转,睡不着。团长想抽根烟,起来给每人发了一支。战友们说,他们在没烟的时候,就把羊粪烤干压成粉末,再加些白糖当烟抽。团长听后,马上把一条“中华”扔给我,让我给大家分了。
  夜深了,茫茫的雪山上、孤立的哨所外,小王笔直的站立着,为我们站岗,为祖国守防。
  雪山告诉我这里是生命的禁区,月亮告诉我今天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中秋节,而满身战斗装具的哨兵告诉我,这里是中国的领土.....
  第二天早上出门时,门怎么也打不开,大风吹来的雪堆满房门。战友们就从窗户里跳出来,挖个“地道”,通到了门口,团长和我都是从“地道”钻出来的。
  我们要下山了。官兵们整队集合,向我们敬礼,“5042有我们坚守,请团长放心,请祖国放心。”官兵们的话语,团长热泪盈眶.....
  据战友说,前哨班现已撤下山,升格为卡拉苏前哨排,与相距200多米的塔吉克斯坦边防军,共同巡守在中塔两国边境线上,守卫着日渐兴盛繁荣的卡拉苏口岸。
  而今,我和团长已经回到地方十多年了,但我们也没忘记在在帕米尔最高军事哨所度过的那个中秋节,我们虽身患多种高原病,但我们也不后悔用青春岁月为祖国戍守帕米尔边防。
  作者简介
  邓智宁,男,四川蓬安人,70后,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西安陆军学院后勤管理大队。现居南充,供职于南充市顺庆区某政府机关。2001年加入"中国散文学会",2018成为《中国诗》签约作者。
  1993年参军后,在新疆"天下骑兵第一师"服役,当个步兵、连队文书兼军械员、师政治部放映员。1996年,考入军校,任学员二队九班班长。
  1998年,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帕米尔边防团,历任政治处组织股干事、副连长等职。担任过中央电视台《昆仑女神》电视剧帕米尔摄制组后勤保障司务长;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参加过新疆军区组织的防富汗边境封控行动,担任指挥部《封边快报》编辑,受到新疆军区通报表彰,与喻林祥(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警政委,上将)等将军合影留念。
  在边防团机关工作期间,撰写的部队工作经验做法,几十次被喀什军分区、南疆军区转发,在《叶尔羌报》、《喀什日报》、兰州军区党委机关报《人民军队》、《新疆民兵》、《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00多万字,结集出版诗集《戎马边关》,写有报告文学集《风雪帕米尔》,于2003年被南疆军区政治部主任王建民少将推荐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诗歌多次获得《人民军队》等报刊杂志举办的诗歌大赛奖项,《挂在慕仕塔格冰峰的军功章》、《帕米尔,为军人而生的女人们》获得《解放军画报》年度文章优秀奖,多次被《新疆民兵》等报刊杂志评为年度优秀作者。
  2000年,参加兰州军区政治部组织的新闻写作培训班,在兰州军区政治部《人民军队》报社集训三个月。2002年,调入南疆军区组织处,管理过驻守中国土地十二分之一的南疆军区的党委印章。
  2004年,挥别帕米尔边防,复员到南充市。
  2016年以来,在《中国组织人事报》《飞天文艺》《当代诗人》《中国网络诗歌》《西南商报》《法治四川》《南充日报》《美丽顺庆》《中国网》《搜狐网》《湖南写作微刊》《今日顺庆》《简书》等报刊杂志、网媒、自媒体、政府简报发表文章近20万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