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多余遥想与烦恼

经典散文 (43) 2022-06-08 12:25:44
  一个环保达人论环保,他说“目前想保护环境,个人能做的是,尽最大可能少占用资源,不买用不上的物品,及时清理一切用不上的物品,过极简,低碳生活”。受益匪浅,完全赞同。但是受根深蒂固“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观念影响的我能做到吗?难啊。
  看看家里的茶杯、茶具、高、中、低档、有银、锡、紫砂、不锈钢、精美瓷器、高级玻璃、磨砂玻璃、养生、功能杯,品牌整套茶具,等等造型、用途、风格迥异,琳琅满目,林林总总有几十种、个。这些茶杯、茶具是怎么进家来的呢?一小部分是在商店看中买的,一部分是单位发的奖品,大部分是买其它东西的附赠品。遥想三四十年前,喝水那有茶杯呀?大多数人家,皆是用饭碗,少数人家顶多用印着,“奖”、“先进工作者”等表彰字样,大号白色搪瓷缸喝水。很长一段时间,有一个用红、黄、蓝颜色塑料绳,编织外套的罐头瓶当茶杯,那可是相当时髦的。说起茶杯,还有二个小故事,一是,大约三十年前,我因工作调动,将家从乡里迁居县城,那年春节前,带着五岁的女儿到县土产公司,买了一对景德镇带盖的茶杯,家里第一次有了专用茶杯,当时兴奋,满足,幸福的心情,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二是,有一年跟团去宝岛旅行,在一酒店,我不注意将一茶杯碰碎了。第二天主动告诉跟团领队景晓萌说“我将一茶杯碰碎,看应该赔偿人家多少钱,告诉我”,谁知,地接导游知道后,她激动的说“我带了十多年的团,以前也有团客,损坏酒店东西的情况,从没有人主动承认,第一次见到损坏东西要赔偿,诚实的团客”
  后来她和酒店沟通,酒店没让赔偿。她当众代表地接旅游公司,奖励我一套纪念邮票,表示对我诚信行为的肯定,成了那次旅行中一个温暖小插曲。
  说说厨刀具,原先家里只有一把铁刀,切菜行,偶尔切次肉,那叫一个难,幸好三四十年前不怎么吃肉。1992年和同事去上海出差,在南京路张小泉刀剪专卖店,一下看中一把“张小泉”品牌菜刀,立即购买。遥想当年,旅行袋是有网眼的网兜,装在网兜里,一眼看到是菜刀,拎着把菜刀在上海市区,逛来逛去,返程带着上火车,现在肯定不能带着菜刀上火车了吧?想到此景象乐了。后来陆陆续续,陶瓷、纯钢、不锈钢、品牌刀,德国刀来家不少,要有七、八套刀,怎么进家来的呢?还是买的少,奖品,附赠品多。至于厨房里,锅、碗、盆、盘、勺就不一、一赘述了,同样利用率不到20%,其余基本是用不上。遥想当年,住在大杂院,谁家来客人,互相借借碗、盘那情景还是很清晰的浮现在眼前。
  我是象棋爱好者,家里象棋子,从大、小号磁性、木制、塑料、有机玻璃、玉石、水晶,有十多副象棋子。怎么来家里的呢?有些是奖品,还有些是在有纪念意义的地方买的,抚摸着这些象棋子,一副也舍不得丢弃呀。遥想当年,那里舍得买棋子,用厚纸板裁成棋子模样,写上字,一副象棋子就成了。家里存的小说书、报、期刊更多了,有一元钱、一角钱定价的《中篇小说选刊》、《象棋月刊》可想存的有多少?丢弃不舍得,存放已无处可放,已经到了必须处理的地步。
  再说说鞋子,单、棉、皮、等品牌鞋,数数十多双,怎么进家来的呢?有些是孩子们买的,有些是单位发的,咋也穿不完啊。遥想三四十年前,没穿过一双合脚的鞋。如今真是奢侈呀?说完鞋子,再说棉衣、长、短、布料新颖,款式时髦棉衣四、五件,也觉挺浪费?带着孩子们的温暖,买好送到家不要还不行。遥想当年,仅有一件棉衣得穿许多年。
  那天问一收废品的人,旧自行车收不收,答“无论新旧,每辆五元钱”,三辆旧自行车仅卖了15元。遥想四十年前,买的第一辆自行车,将工友们的工业券集齐了五十张,花了相当于半年的工资,才能买一辆自行车,怎不让人唏嘘,感叹万千。
  岁月不居似白驹过隙,时节如流到沧桑巨变,我们大多数家庭,已经从温饱型逐渐迈入到小康型。家家户户多余的物品,多数是来自买东西时,买一赠一的附属品,实质上成了鸡肋,造成了极大浪费。丢,舍不得,用,用不上,这些烦恼真是说也说不清。和孩子们聊天,一致认为“假如按照那位环保达人的标准,家里80%的物品得丢弃。”前述多余的物品舍得丢吗,?真做到,很难。说了这么多,想过极简,低碳,环保的生活,不仅仅是转变观念,还要从小事做起,如果大家不再买用不上的物品,该节约多少地球资源呀,想不烦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凌纪元
  欣赏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状态。
  向往从容,简单,平和,“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人生境界。
  退休后,拣起笔在省级纸媒体,期刊发二十多篇散文。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